- 吴
- (吳, 吴) 宋代道士。 吳高蓋山人, 又號自然子。 幼慕丹灶, 晚遇淮南王先生授《金碧經》。 宋孝宗乾道八年(1172), 與虞仲謀、 劉先生邂逅相逢於漁莊, 因結為丹友, 試煉金丹。 吳習丹道兼採內外丹之說, 而於外丹尤有研究。 其有感於大道無傳, 後傳難遇, 因採《金碧經》、 《參同契》、 《陰符經》及青霞子、 葛仙翁、 老君、 廣成子、 僧若訥、 彭曉、 張平叔等人之言, 撰成《指歸集》一卷, 稱內丹求安樂, 外丹可點化, 而主內外兼修。 謂〝內丹之說, 不過心腎交會, 精氣搬運, 存神閉息, 吐故納新〞, 如房中、 服食、 吐納、 辟榖皆屬之, 修內丹未有不煉外丹而飛升者。 而外丹〝唯丹砂一味, 能存神與形〞。 故〝心神惕亂〞, 則用丹砂, 屍欲不朽, 則用水銀。 水銀感陰陽之氣, 八百歲而成砂, 三千歲而成銀, 八萬歲而成金。 愈久愈堅, 千變萬化, 聖人運水火, 法陰陽之氣而畢其功。 〝長生之理, 端在乎此〞。 全書凡五篇, 主論大丹唯鉛汞之理及五行生剋、 火候之法等。 吳猶慮學者未焐, 復編進真鉛真汞、 華池沐浴、 鼎爐法象、 火候次序, 會通諸家之說, 撰成《丹房須知》, 以述擇友、 擇地、 丹室、 禁穢、 丹井、 取土、 造炭、 添水、 合香、 壇式、 採鉛、 抽汞、 鼎器、 藥泥、 燠養、 中胎、 用火、 沐浴、 火候、 開爐、 服食共二十一項有關煉丹事項。 此外, 尚有《漁莊邂逅錄》, 專記與虞仲謀、 劉先生煉製外丹之情形。
Explanatory dictionary of Taoism. 2013.